0%

飘扬,共和国的旗帜

飘扬,共和国的旗帜》[1],又称《飘扬,共和国的旗帜——平息反革命暴乱纪实》[2]、《共和国卫士》[3],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宣传部1989年7月编制的纪录片[1],1989年7月17日发行录像[2],1989年7月28日在中国美术馆举行首映式[1]。纪录片也曾在中央电视台播放[4]

阅读全文 »

​ 国家主席江泽民在北戴河接受了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60分钟”节目主持人麦克-华莱士的专访,就中美关系、中国国内问题等回答了他的提问,阐述了中国在这些问题上的原则立场和方针政策。

(编者按:本次采访内容广泛,体现出中美博弈下的双方价值观,值得一阅)

阅读全文 »

image-20220110184859055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ISBN:7200012432

出版年:1990

作者:船夫

​ 1989年 春夏之交,国内和国外各 种敌 对勢 力经过思想上、與论上和组织上的准备,借胡耀邦同志逝世之机,在北京和全国挑起学潮,制造动乱,并在北京发动了孩人听闻的反革命暴乱,中华人民共和国经受了建国以来最为严峻的考验。

​ (本书作者”船夫”,系共青团北京市委理论组的笔名,具体撰稿人是∶马文余(第一章)、刘亚军(第二章)、李眉(第三章)、李京平(第四章)、陈喜庆(第五章)、周英(第六章)。全书由强卫、姚望、周英同志统稿和审定。)

(编者按:原文节选部分各个章节的标题是编者根据内容自拟的)

阅读全文 »

在接见首都戒严部队军以上干部的讲话

(一九八九年六月九日)
邓小平
同志们辛苦了!(热烈鼓掌)

​ 首先,我对在这场斗争中英勇牺牲的解放军指战员、武警指战员和公安干警的同志们表示沉痛的哀悼!对在这场斗争中负伤的几千名解放军指战员、武警指战员和公安干警的同志们表示亲切的慰问1 对所有参加这场斗争的解放军,指战员、武警指战员和公安干警的同志们致以亲切的问候!

​ 我提议,大家起立,为死难的烈士们默哀! (肃立默哀)

​ 利用这个机会,我讲几句话。

阅读全文 »

f7

“他身材粗壮,像个工人,一点也不像知识分子”。在一个阳光充足的午后,崔卫平回忆起米奇尼克的身材、困惑的表情、结结巴巴的法语,还有他们在餐桌上一起唱起的波兰工人之歌。

她留着短发,面目清秀,一些时候,还流露着少女式的快活和敏感,这个人的、直观式的记忆碎片,似乎比喧嚣的思想与争辩令我印象深刻。

阅读全文 »

img

​ 杨奎松今年59岁,很多读者见过他之后都悄悄议论:“太年轻了,看上去像40岁。”对于他的同行们来说,羡慕他长相年轻之余,也羡慕他60岁不到即出了一整套的题材宏大的著作集——《革命》,将自己过去的研究做一个总结。

  这套刚出版的《革命》著作集包括杨奎松的四本旧作,从不同角度回顾建国前的革命史:《“中间地带”的革命——从国际大背景看中共成功之道》、《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国民党的“联共”与“反共”》、《西安事变新探——张学良与中共关系之研究》。此前这些书出版时均引起过学界和普通读者里不小的震荡。历史学界素有“南高北杨”的说法,在高华早逝之后,杨奎松出了这样一部著作集,也让学界对他寄予更多期望。

阅读全文 »

dadada

​ 我景仰过许多人,在一边为他们的智慧狂热的同时,一边又想从他们身上找到那些被掩藏地很好的矛盾性。而这种矛盾性有助于我更加全面地认识世界,去理解不同的人的选择。

​ 本文收录了许知远,韩寒,以及罗永浩对于李敖的看法。三人皆为我喜欢的公众人物,他们对于李敖的态度都是是从年少时期的狂热到后来的可惜甚至厌恶。

阅读全文 »

许知远:把创业热情转变成社会重建

萧轶2015年12月9日

cn-t09xuzhiyuan-span-master1050

(编者按:纽约时报对中国的扭曲立场路人皆知,以下采访内容请自行斟酌)

今年九月份出版的英文著作《Paper Tiger:Inside the Real China》(英国Head of Zeus出版社)收录了许知远自2007年在境外媒体上所设专栏的英译合辑。在当下中国的GDP已经是全球第二,媒体人许知远在这本书中忧心忡忡地凝视着盛世中国的斑斑裂痕:僵化的政治制度,贪腐的官僚系统,陈旧的社会观念;中国崛起的镀金时代,依赖于经济上不计代价的增长、政治上的疯狂维稳、社会上鼓噪的民族主义;网络没有转化为自由表达的途径,反而变成群众语言暴力的发泄场。

阅读全文 »

国内某位心理学者曾说过一句话,“幸福的家庭,都有一个共同点,家里没有控制欲很强的人。而不幸的家庭,都有一个控制欲很强的人”。
类似的观点,国外也有。伦敦大学学院的科学家,发表在《积极心理学期刊》的一项研究发现:家长控制欲过强,对孩子幸福感造成的负面影响,竟然与痛失至亲,对人们产生的负面影响程度相近。

阅读全文 »